『蜻蛉目 Odonata』,是一群很特別的生物,蜻蜓、豆娘皆屬蜻蛉目昆蟲,互為近親。蜻蜓是大家都熟悉的昆蟲,也知道牠是有益的昆蟲,幫忙吃掉許多蚊子、蒼蠅等衛生害蟲,而牠的親戚豆娘體形較嬌小,看似弱不禁風,飛行姿態優雅,但和蜻蜓一樣都是主宰空中領域的霸王。為何稱牠們是空中霸王呢?蜻蜓和豆娘都是純肉食性,堅強有力的大顎小顎搭配伸展靈活的雙翅使它捕捉獵物時無往不利,它的獵物除了蝶蛾蚊蠅外,天性兇殘的蜻蜓也常捕食豆娘或同種蜻蜓,在求偶或爭地盤時更經常大打出手,往往落得兩敗俱傷呢。 看看蜻蜓的英文『dragonfly』,是不是有種飛龍在天的氣勢呢?


    許多人常分辨不出蜻蜓與豆娘的差別,我們從眼睛構造及停棲姿態很容易便分得出來:蜻蜓的兩個複眼併在一起,而豆娘的眼睛分開兩邊成啞鈴狀:蜻蜓停棲時雙翅平展,豆娘則四片豎立合起;蜻蜓飛翔時四片翅膀各自拍動,豆娘則左右兩兩拍動,但要將蜻蛉目近一百五種都分辨清楚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有些種類雌雄體色差異甚大,需多方觀察比較才不容易出錯。

  豆娘  Damselfly 蜻蜓  Dragonfly
共同特徵 肉食性,咀嚼式口器,複眼大,單眼3隻,不完全變態
翅    膀 前後翅相似(均翅亞目) 前後翅不相似(不均翅亞目)
靜止狀態 翅膀合併豎立背側 翅膀平展攤開
眼睛位置 複眼分開於頭的兩側 較大的複眼連貫於頭上
體    形 較纖細,腹部細長,渾圓 腹部較粗壯


 

蜻蜓交配詳細情形

(1)當雌性蜻蜓願意交配,便會把腹部捲曲,直至把她的陰道接觸到雄蜻蜓的陰莖,一雙交配中的蜻蜓便構成一個心形圖案。為了確保
順利繁育下一代,雄蜻蜓在交配後仍不會離開雌蜻蜓,並一直扣緊對方,以防她被其他雄蜻蜓騷擾,雄蜻蜓一直緊緊扣著雌蜻蜓,直至牠在水面上產下卵為止。

(2)蜻蜓交尾的方式非常獨特,雌雄會形成"輛狀",雄的在上用尾部緊緊拑著雌性的頭部或胸部,在下的雌性會彎曲腹部貼著雄性的第三節腹部,這時精子和卵子便會結合.交尾的時間由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一般雄蜻蜓會伴著雌蜻蜓直至產卵才分開。蜻蜓產卵數目數以百計,而一生中也可交配不下十次。
 


    觀察蜻蜓的產卵方式是很有趣的,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蜻蜓點水:蜻蜓將腹部末端貼近水面,直接產卵於池水中,任由卵沉入水中;第二種是將腹部插入水中,產卵於水草莖桿中;第三種是雌雄蜻蜓潛水進入水下,將卵產於水草莖桿中;第四種是蜻蜓一面飛翔交配,一面將卵空投至水中,最後一種是蜻蜓將卵產於水面上的樹幹或樹枝上,待卵孵化後稚蟲掉入水中展開幼蟲階段。

    會發展出這麼多的產卵方式無非是因各個品種為了讓卵於不同水域環境均有更佳成活機會而演化出來的,不論那一種產卵方式,稚蟲均需生活於水中。蜻蜓及豆娘的生態為不完全變態,兩者的稚蟲均稱為水蠆({蠆}是蠍子的意思),在水中以下唇捕食小魚或蝌蚪,也會有自相殘殺的行為。


    在台灣可觀察到的蜻蛉目超過一百四十種,其中有數種已列入保育種。蜻蜓及豆娘面臨最大的生存難題在於缺乏足夠的產卵環境,由於開墾、建設等需求,台灣的水塘、溼地日漸減少,如果想再重現蜻蜓漫天飛舞的景象,請少用農藥並多留一些池塘給它們吧。
 

(感謝吳志典先生提供相關照片)

 

本網站屬教育研究性質,

非營利或廣告使用。

 參考資料推薦 

    1.維基百科--蜻蜓  http://zh.wikipedia.org/wiki/蜻蜓

    2.常見蜻蜓   http://content.edu.tw/primary/country/tc_ua/n004/10.htm

    3.蜻蜓圖鑑   http://kite.center.kl.edu.tw/odonate/sort.php/110